当前位置:首页资讯 → 正文

一家6口搞不定一个娃养孩子不是从来如此管束应该有鸿沟

2020-04-20 21:42:47  阅读:3920 来源:腾讯育儿编辑:责任编辑NO。许安怡0216

俗话说"熟能生巧",一件事干久了,就会慢慢的得心应手。

可自从接过了父母这个活之后,却和想象中的不太一样。

曾经以为,所有问题都已经摆在眼前,只待一个一个慢慢去解决;

没想到随着孩子的慢慢成长,问题不但没少,反而像泡了好几天的豆芽,接二连三的冒了出来。

想着三百六十五行,行行总能出个状元吧,只可惜状元不是孩子,更不可能是自己。

望一望身边的父母,好像无不是跟我一样,焦虑感和挫败感都特别重。

一边给自己打鸡血,起早贪黑希望抓住各种发育黄金期、养好孩子的习惯;

一边忧心忡忡,稍有差池就觉得好端端的娃被自己养"废"了,还不能建号重练。

家里有长辈带孩子的长辈抱怨我们这一辈养娃:"光奶瓶就五六个,冲奶粉要精确到克,就差用天平了。"

程蝶衣说"差一年、差一个月、差一天、一个时辰,都不算一辈子"。

我们把这句名言牢牢地践行在育儿的道路上:差一分、差一毫,冲的都不是奶,是白开水。

以前的父母,就跟老爷爷种葫芦娃似的,一口气养7个,大娃带二娃,二娃带三娃……现在一家6口带一个娃,还被磨得"死去活来"。

上了年纪的人觉得这样做未免太夸张。但我们却身在此山中,把这些条条框框当做理所应当,是不做不行的金科玉律。

经年累月在高标准高压强之下,是个正常人就会有松懈崩溃的时候,对发出自己灵魂拷问:为什么以前养个娃很容易,而现在却那么难?

养育孩子的方式,并不是"从来如此"

疫情在家修心养性,整个人也跟着佛系起来,终于得空翻了一些书了。

我很喜欢德国青少年问题研究专家米夏埃尔·温特霍夫的书,他的两本著作《我们的孩子为什么成为小皇帝》和《好孩子的成长不能只靠教养》在10多年前问世,聊的是当时德国存在的教育问题,但直到今天对我们仍有启示意义。

为了探寻现在父母焦虑心态形成的原因,他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去挖掘。看到100多年以前的人们对待子女的态度和方式,不禁让我耳目一新。"育儿"这个词,在我脑海里突然有了清晰的轮廓,不再是似是而非模模糊糊的样子。

其实,100多年以前并没有"育儿"这个词。

米夏埃尔·温特霍夫引用了1899年出版的经典著作《儿童的世纪》里的描述:

“孩子在身体尚未成熟时,就没有一点过渡地被当做年轻的成年人看待,要承担维持社会存在的责任。”

也就是说,在过去孩子被视为"小大人",不仅不是呵护对象,相反还需要帮成年人分担劳动。

不能产生劳动价值的小孩,就是没有价值的小孩。所以如果当时有谁把孩子当宝贝一样捧在手心里,周围人一定觉得他疯了。

为何会出现这样的观念呢?其实也不难理解。那时候生产力发展远不如现在,在绝大多数人的生存都存在问题,孩子是维持家庭生存的劳动力。说得不好听点,只要妈妈还能生,就不会对孩子呵护备至。

压根没有"育儿"的概念,育儿的难度又从何谈起呢?

实际上,"育儿"是近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。

大约在100年前左右,爹妈们在吃饱穿暖后,才终于有精力追求一下爱情了。于是"爱情的结晶"产生,孩子才出现了除劳动价值之外的"独特价值"。

慢慢地有父母开始重视孩子的存在,重视教育的意义。

200年前,德国著名教育学家卡尔·威特说过,"只要上帝赐给我一个孩子,那我就一定能把他培养成非凡的人才,哪怕是白痴。"于是他把自己早产的儿子培养成了14岁获得博士学位的"天才"。

100年前,哈佛大学俄罗斯籍教授鲍里斯·塞德兹教授,也出生在极不重视教育的年代,他的儿子因为不符合学校要求,多次被拒之门外。因为那时社会并不需要"天才儿童",只想把他们训练成工厂的机器。但受到卡尔威特启发,他并没有放弃教育,孩子在11岁时考入哈佛大学,15岁以优异成绩毕业。

由此可见,育儿观念和时代背景息息相关,是逐渐演变而来的,有1.0版本,就有2.0版本,不停的发现BUG,然后再修复补丁。

养育孩子的方式,并不是"从来如此",没有从一而终的绝对正确。

既然如此,又如何证明我们现在坚持相信的育儿方式,就是绝对正确的呢?

回头看了看百年前的家庭观念,才知道今天的父母焦虑有多么过度。

现在的教养方式,也可能存在问题

如今的父母越来越重视孩子,却也走向"管教过多"的另一个极端。

幼儿园之前,一定要上早教班,否则孩子就会输在起跑线上;

幼儿园要开始培养兴趣爱好,家里放不下钢琴,那就去练习书法,没有个一技之长,那哪能在以后社会立足?

小学之后就盯着成绩看,哪怕自己有心培养孩子独立学习能力想适度放手,老师和一众积极向上的家长在班级群里把气氛一炒,也不得不紧跟潮流开始"鸡娃",否则就会觉得愧对父母身份,是和谐班级里的"败类"家长。

现在市面上火爆的育儿书籍,更是给父母的焦虑心情添了一把火,通过不停给父母制造各种"危机感",告诫家长要更多地爱孩子,更"科学地"管教孩子。

一边拿度尺去丈量孩子的成长,一边给自己套上质量上好的合金枷锁。仅仅是生了个娃,却让整个人的言行都变得谨小慎微起来。

米夏埃尔·温特霍夫却认为现在的父母对孩子爱早已"泛滥",这让我多了一个审视自己父母身份的视角。

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错位,会产生严重的沟通障碍。

他在书中将产生沟通障碍的亲子关系分成了三类:

伙伴型关系:父母想要平等地看待孩子,把自己定位于孩子的"伙伴"角色。

这个想法看起来很先进,不像百年前的父母那么呆板迂腐,但现实却没那么美好。

尊重孩子本没有错,但过于追求平等的伙伴关系,对孩子来说并不是好事。没几年你就会发现,孩子不听话、不守规矩、习惯没养好也不知道该怎么管。

赋予孩子自己无法完全驾驭的权利,反而会剥夺他们应有的童年的单纯与快乐,这也是造成很多父母育儿困境的原因之一。

投射型关系:这种关系比伙伴型更"魔怔",父母把孩子当做自己感情的"投射区",把孩子的行为和成绩看成测量自己优劣的标杆。

目标明确地实施培养计划,尽一切努力不使孩子受到伤害,甚至还会不自觉地进行自我批判。

上个月有新闻报道,上海一位女士因为孩子做作业不理想,一气之下竟然跳河轻生。

"不疯魔不成活"的家长,但凡发现孩子哪点儿不如自己心意,立刻就会思考是不是自己哪里做错了,自信心完全建立在孩子身上。

共生型关系:父母把孩子当成自己身体的一部分,按照自己的意志去理解孩子的想法。

这种情况与投射关系又不一样,但同样"变态"得极致。

去年大热电影《少年的你》中,有一幕我记忆非常深刻:一位同学不忍霸凌跳楼自杀,警察找到魏莱的母亲询问情况。魏莱母亲一口咬定自己孩子是无辜的,不可能做出欺负人的事情。

实际上呢,魏莱不仅是霸凌的施暴者,甚至还是boss级的人物。我倒不认为魏莱母亲是故意袒护,她是真的认为孩子不可能做出"出格"的事情。

这是因为在魏莱母亲心里,孩子和自己是一体的,自己的想法当然就是孩子的想法。所以她自己做不出来的事情,孩子当然也不可能去做。

为了使这种逻辑自洽,当外界有人指着孩子时,就会想方设法为孩子辩解。所以魏莱母亲会认为一切都是受害者的错,是别人故意陷害自己孩子,是别人恶意揣摩。

这是我见过对共生型关系最好的诠释。

以上三种情况,父母不再是孩子的教育者,而是孩子的"傀儡"。

百年前,父母总是把孩子当成自己附庸;百年后,父母擅于把自己当做孩子的附庸。

两者都不可取。

管教的边界

经过这几十年的发展,父母对孩子的感情已经被滥用。我们头脑中对养育孩子的概念,变成了一种浪漫主义的想象,教育孩子的最初目的却早已不复存在。

樊登推荐了一本育儿书,书名我一听就立马来了精神,叫《不管教的勇气》。

看看,在这个年代"不管教孩子"是需要勇气的。

但是,我们也不是真的要返璞归真退回百年以前的随心所欲阶段。

虽然发展的道路不是一条笔直的康庄大道,是曲折迂回地走着"z"字型小路,但总归还是会向前发展的。

这条道路就是寻找管教的"边界"。

1.把孩子当成孩子

看起来是废话,但真正能做好的父母却不多。

孩子就是孩子。

一方面,孩子不是小号版的成人,他们和真正的成年人之间有巨大的能力差异,不要让孩子承担他这个年龄本不该承担的劳动和责任,这是压榨;

另一方面,正是因为发育尚未成熟定型,因此孩子的可塑性极强,要相信他们不会因为父母在教育上的一点"疏忽",就造成千古恨。

2.与孩子划清界限

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角色分工,亲子关系就应该有亲子关系的样子,无论多么和谐亲密,都不是朋友关系。

米夏埃尔·温特霍夫提到一个案例:

家里来了客人,妈妈和客人聊着公务,茶几上放着一封公函。这是孩子恰好走进来,随手拿起那封公函读了起来。妈妈问孩子要去哪,孩子却置若罔闻继续读信,最后走出客厅。

这一幕让客人目瞪口呆。最令人惊讶的其实不是孩子未经允许读妈妈工作的信件,而是妈妈自己也没有意识到孩子的贸然举动有任何不妥。在她一贯的思维看来,孩子作为"朋友"这样做,是公平的表现。

父母一厢情愿地想当孩子的朋友,仅仅是幼稚的"扮家家"游戏。

当作为父母的你发现,不是说"不"就从另一方面代表着"不"的时候,这不是孩子的问题,而是父母自己没有把父母位置坐稳。

想要孩子心理得到健康的成长,就要划清自己和孩子之间的界限。

3.以孩子"自立"为教育目标

《不管教的勇气》中说道,教育的目标应该是"自立"。

让孩子自立,不是什么都不管,而是有边界感地去培养他们这三种能力:

对自己事情做出选择的能力

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审美、爱好和兴趣,孩子也不例外。属于孩子个人、不可能影响其他人利益的问题,这是可以赋予他们的选择权,就不要干涉越界了。

有判断自己独特价值的能力

这样的孩子不会因为别人的不喜欢,或者一两句批评就马上改变自己的言行。

前段时间在网上看多一个视频,让人觉得很痛心。视频里一个黑人小女孩,无疑看到镜中的自己,立刻沮丧起来,低声说:"我真丑。"

正在给小女孩梳头的姐姐听到这句话,立刻停下手里动作抱起小女孩,真诚而严肃地对小女孩说:"不许这么讲!你一点都不难看!"小女孩瞬间委屈得哭了起来。

这一幕看得非常感人,黑人姐姐的做法非常棒。父母也需要像她一样,懂得培养孩子接纳真实的自己,这样才可以称得上真正的"自立"。

拥有贡献感

能在一些事情上做出贡献的孩子,就会找到属于自己的价值认同感。

不要把孩子捂得太严实。在学习之外,要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,说句"谢谢",孩子会美滋滋的感觉自己对家庭做出了贡献,是有价值的。

这样做的话,也会反过来巩固孩子学习的自觉性。因为拥有贡献感,也就建立了信心和责任感,把学习当成自己的事,不想劳烦父母监督催促。

当我们不知道该不该管孩子时,不妨先扪心自问:我们如果践行了这个做法,对孩子以后自立有帮助吗?

养育孩子的方式,没有从一而终的绝对正确。曾经想要坚守的方法和标准,大可不必过于执着。

没有万无一失的人生,父母也不需要许给孩子一个毫无荆棘的完美未来。

寻找管教的边界,把孩子当成孩子。让他们拥有"自立"的能力,他们就会自动地去勾画好自己想要的人生。

“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,可以联系本站!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!

相关阅读
推荐排行
热点阅读